2023年是深入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的一年,技术与教育双向奔赴进程加速,数字化治理能力提升与数字化思维发展成效突出。本期专刊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李玉顺教授团队回顾刚刚过去的一年,我国教育数字化领域发生的重要事件,梳理总结出“2023中国教育数字化十大事件”(以时间为序)。同时,特邀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院长郭炯教授与李玉顺教授一起,对事件进行深度分析,与大家一起见证中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轨迹。
1、2023年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举办
2月13日至14日,教育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在北京共同举办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大会以“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为主题,围绕数字化转型、数字学习资源开发与应用、师生数字素养提升、教育数字治理等进行深入交流讨论。
李玉顺:大会发布了智慧教育蓝皮书、中国智慧教育发展指数报告和智慧教育平台标准规范等,深度呈现了中国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进程,提出凝聚教育变革共识,深化数字教育国际合作,提升数字教育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推动构建开放共享、平等互利、健康安全的全球数字教育生态。大会加速了中国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并服务全球数字教育生态发展、传播中国经验与智慧,推动数字教育成果更多惠及世界发展。
郭炯:数字教育是当前世界各国人才培养的共同命题,面向未来我们需要思考教育环境、数字资源、人员素养、教育治理等多方面的变革与发展,共同构建、描绘人类教育发展的新愿景、新形态。面向教育未来,中国教育需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构建人类教育发展共同体,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之道,共同推动教育变革发展。
2、《教师数字素养》正式发布
为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完善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提升教师利用数字技术优化、创新和变革教育教学活动的意识、能力和责任,教育部研究制定了《教师数字素养》标准,并于2023年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正式对外发布。
李玉顺:在积极探索构建人工智能与教育发展自然融合的教育生态过程中,教育创新需求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该标准为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和教育机构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提供了指导,也为建设教师数字素养培训资源、开展监测评价提供了依据。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增强教育数字转型关键软实力,是我国深入推进数字化战略行动的重要举措。
郭炯: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变革发展的关键力量,教师数字素养是教育数字化转型中亟须明确的核心内容。标准的编制与发布,明确了教育数字化转型下教师的知识、能力、素养要求,为教师的培育培训、专业发展、能力评估等提供框架支撑,也为教育数字化转型下教育管理部门的教师队伍建设、院校师范生培养等提供了有力支持。
3、《教育基础数据》等三项教育行业标准发布
2023年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教育部科技与信息化司发布《教育基础数据》《教育系统人员基础数据》《中小学校基础数据》等三项教育行业标准,为完善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规范教育基础数据管理,实现数据互通共享提供了支持。
李玉顺:在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背景下,结构优化、协同集约、安全可靠的教育数字化基础设施体系益发重要,并呈现出建构互联互通技术体系、构建万物智联智能教育生态圈、实现教育管理向一体化转变等新特征。该系列标准的发布,将加强教育数字化领域标准观念形成,并服务上述特征进程,建构开放联通可持续发展的数字化基础环境,打造开放、包容、有韧性的数字教育,推动教育事业更高水平发展。
郭炯:教育数字化战略的落地与实施,亟须打通各类教育数字资源、教育业务流程等相关数据,为开展数据驱动的教育变革提供支撑。三项教育行业标准的发布,从国家层面明确了数据标准规范,为教育相关系统、平台、工具、应用等提供了底层标准,为打破教育数据孤岛、推动各级各类教育数据互联互通、发掘和释放数据要素的教育赋能等提供支撑。
4、教育部印发相关文件提出,推进数字化赋能教学质量提升
5月9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提出充分利用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推动数字化在拓展教学时空、共享优质资源、优化课程内容与教学过程、优化学生学习方式、精准开展教学评价等方面广泛应用,构建数字化背景下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助力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李玉顺:该行动方案以课程、教学、科学素养、评价、新型教师研修发展为主线,贯穿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创新,推动素养型课堂发展,并从课程视角全面推进教学改革。倡导立足数字化赋能,面向课程实施能力发展和教研支撑能力提升,提出总结提炼各地有益经验,加速数字资源、教学流程、学习活动等要素创新与重组,服务智能时代知识创新和素养发展。
郭炯:义务教育新课标的发布与实施,需要培育开放教育生态,促进人技融合,形成数据驱动的大规模因材施教为核心的教学新范式。数字技术在教育中的融合应用,不仅仅是优化教学开展的工具,更是变革教育生态的内生变量。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需要有效借助数字技术,充分挖掘其对课程内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育评价的赋能作用,以数字化赋能教育变革,推动教育教学深化改革。
5、“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化奖
6月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中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获得2022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哈马德·本·伊萨·阿勒哈利法国王教育信息化奖,该奖项是联合国系统内教育信息化最高奖项。
李玉顺:该奖项是在“利用公共平台确保包容性地获取数字教育内容”主题评选中获得的,表明我国在促进公共数字学习平台和数字内容可及性、培养教师和学生的数字能力,促进教育领域普遍连通性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面向未来,服务21世纪学习发展,推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深化发展,有利于形成基础能力支撑下的数字教育全新生态,持续引领全球教育数字化实践前沿。
郭炯: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是我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重要内容,旨在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引领教育服务模式创新发展。面向未来,需要进一步发挥体制机制优势,汇聚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不断迭代优化平台功能,推动平台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精准的个性化学习服务,助力教育数字化战略的推进及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构建。
6、中办、国办印发有关文件提出,构建数字教育资源平台体系
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大力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加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设,构建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数字教育资源平台体系”。
李玉顺:数字技术是打破地域限制、缩小校际差别、实现公益普惠优质均衡的有效抓手。文件提出大力推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设,推动城乡整体发展,建设全国基础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加快校际均衡发展,系统全面推进平台联通、资源汇聚、服务创新,数字化赋能教育优质均衡新发展。
郭炯:数字资源是支撑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构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是教育数字化战略推进的重要举措。数字教育资源体系的构建,将进一步汇聚释放优质教育资源价值,后续推进过程中需不断迭代更新教育资源,满足师生教与学需求,实现资源服务体系的常态化融合应用,以数字资源赋能教育数字化战略推进,助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7、2023年全国教育数字化现场推进会议召开
6月19日至20日,2023年全国教育数字化现场推进会议在湖北武汉召开。大会围绕教育数字化转型、数字学习资源开发与应用、师生数字素养提升、教育数字治理等话题,总结教育数字化工作成效,部署持续深化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任务。
李玉顺:会议遴选了来自国内代表性区域、高校、职校及优秀企业的实践案例,总结教育数字化过往经验,并站在中国式现代化高度审视教育数字化战略意义,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支撑构建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加快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明确教育数字化未来方向,持续深化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实现数字思维引领的价值转型,构建智慧教育发展新生态,形成数字化治理体系和机制。
郭炯:教育数字化战略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持续发力,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智力支持。全国教育数字化现场推进会议的召开,重申了教育数字化战略的重要战略意义,从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师生数字素养、教育数字治理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经验的交流分享,并成立了教育数字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助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
8、三部门发布相关文件提出,加快推进基础教育数字化管理应用
8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明确提出:“以数字化赋能提升教育治理水平,推动学籍管理、课后服务、控辍保学子系统全面应用,完善党建德育、校园安全、阳光招生、电子毕业证、集团化办学等子系统,加快推进实际应用,着力提升基础教育管理效能。”
李玉顺: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治理已成为社会普遍共识。有效利用智能技术开发高效能办公应用,建构一体化管理服务平台助力教育管理服务全程线上实施,支持全流程、全业务线上开展,加速教育管理数字化,创新管理服务模式。当前,推动基础教育数字化管理需要关注数据互联共融、数字化产品监管、数字伦理等多个方面。
郭炯:教育改革的深化推进,需要优化提升教育管理的效能、效率、效益。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将数字技术、数字思维应用于教育管理全过程,优化教育决策与教育服务方式,推动教育管理全业务的数字化转型,支撑教育决策科学化、教育管理精准化、教育服务便捷化,助力教育由“管理”向“治理”转变,以数字化赋能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推进。
9、政协双周座谈会提出,推进教研数字化
9月22日,全国政协在北京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围绕“中小学教研体系建设”协商议政。会议提出,要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建立专业化培训体系,推动中小学教师与教研员贯通培养使用。要推动教研资源共享和教研工作创新,加快推进教研数字化,助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李玉顺:伴随素养导向的新课程改革进程,教研数字化日益呈现出创新活力,构建“大教研”文化,创新跨域跨层级协同教研机制,创造深度教研条件,引导教师全流程持续深度学习,推进教师在职在岗个性化发展,同时采取技术增强的多样化教研方式开展情景教研、实证教研和精准教研,正成为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基础性牵引力量。
郭炯:教研是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促进教学创新与专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聚焦中小学教师资源融合应用、教学能力提升、学习评价变革等痛点难点问题,借助数字化技术按需组建跨校际教师研修共同体,开展教师教学能力诊断测评,提供精准教研资源服务,探索虚拟实训、智能研修等创新教研模式,打通教研与教学的衔接融合,推动教研成果的教学常态化应用,有利于推动数字化背景下的教育教学创新发展。
10、两次会议聚焦数字化助力中西部教育高质量发展
10月12日至13日,教育部与宁夏部区会商会议、教育数字化助力中西部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银川举行。6月,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工作会暨教育强国战略咨询会、教育部与甘肃省会商会议在兰州举行。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出席两次会议并讲话。
李玉顺:中西部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教育强国进程的必然要求。当前,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为中西部教育高质量发展建立了战略纵深性发展环境,应在平台赋能的“大应用”中释放群智协同、模式创新和体系变革力量,围绕区域教育发展难点与痛点,开展教育数字化引领性探索,加强新型教师队伍发展体系建构,建立数字学习服务与应用生态,持续丰富和拓展应用场景,促进数字教育与学习型社会建设融合贯通,为推进中西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郭炯:中西部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中西部教育整体水平是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与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内容。中西部教育发展需要充分把握教育数字化转型契机及教育质量跨越式发展机遇,更新理念、变革方式、创新探索,解决教育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促进中西部教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内涵式发展的新跨越,助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及教育强国的建设。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